初審編輯:欒曉磊
責任編輯:李汶
2020年以來,泰安市紀委監委機關會同市農業農村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市生態環境局、市市場監管局、市醫療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財政局、市住建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水利局、市統計局對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進行深入整治。各地區各部門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上下聯動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效。
在整治涉農領域問題方面,采取以“找洞子、驅輪子、開方子、扎籠子”為主要內容的“四子聯動”工作法,加強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整治,全市共排查集體經濟合同115497份,涉及合同金額85.63億元,其中問題合同19081份,涉及金額14.27億元,累計增加集體收入2.36億元。推進試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全市實施合格證主體達到792家,開具合格證41000余張,附帶合格證上市農產品15000余噸。針對耕地質量監測力度不夠問題,加強耕地土壤中大量、中量、微量元素檢測,均勻采集土壤樣品588個,檢測大中微量元素指標11項,化驗率達到100%,指導農戶科學施肥。
在整治公共安全領域問題方面,開展旅游秩序整治,教育、糾正擾亂旅游秩序不文明行為2425人次,行政罰款68人,行政拘留7人,查獲并移交涉嫌非法營運車輛34輛。打掉“套路貸”團伙5個,刑事拘留83人,破獲案件260起,查繳涉案資金1.1億余元。開展“云劍2020”和“斷卡”專項行動,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338起,收繳涉案手機卡5938張,收繳對公銀行賬戶743套,凍結、追繳資金2.9億余元。偵破食品、藥品、環境犯罪案件174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75人,打掉黑窩點147個,清除污染環境“黑工廠”40處。加大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查處力度,查處涉及大貨車交通違法210964起,超限超載20188起,“百噸王”超載貨車1787輛。大力治理行人、非機動車交通違法,共查處城市道路行人違法31124起、非機動車違法153939起。深化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共排查整治事故多發、危險路段 16處;排查整治并掛牌督辦重點隱患300處;排查整改高速公路單點測速問題16個。在全市公安機關開展“警情清零、積案清倉”執法雙清專項行動,公安機關辦案系統內分流處置各類警情23.59萬起,辦結行政案件9159起、辦結刑事案件4082起。
在整治教育領域問題方面,安排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生活補助資金1407.46萬元,資助33078人次。對10909名6-15周歲建檔立卡兒童精準控輟,實現適齡建檔立卡兒童輟學現象清零。公布師德師風問題舉報電話、郵箱,嚴肅查處有償補課行為。開展“凈化考試環境嚴厲打擊考試作弊違法犯罪活動”專項行動,排查考點周邊治安復雜場所360余處,排查生產經營通訊電子產品單位120余家。新建、改擴建學校項目累計完成421所,累計完成投資106.7億元,全市中小學56人以上大班額實現清零。
在整治衛生和健康領域問題方面,開展行風建設集中整治,接到醫療糾紛舉報投訴電話50多起,接待群眾來訪2起;監督檢查單位450余家,下達整改意見書120余份,查處違反診療常規等行為的醫療案件30起,處罰13.62萬元,查處非法行醫7起,并對1家醫療機構進行限期整改。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監督檢查單位15251家,查處案件1208件,罰款金額255.72萬元。承辦12345政務服務熱線3572條,群眾滿意率94.07%,合理訴求滿意率96.42%。
在整治生態環境領域問題方面,劃定全市“千噸萬人”地表水型飲用水源保護區3個,定期開展巡查發現問題立行立改,對2018年度和2019年度已完成整治的32個縣級及以上地表水型飲用水水源地環境問題開展“回頭看”。對工業企業無組織排放揚塵污染源實施動態管控,全市238家重點企業全部落實防塵抑塵措施。鋼鐵行業超低排放整治中,石橫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完成全過程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水口排查監測工作,排查2921.47千米,排查疑似排污口4563個。建立生態環境信訪積案常態化解機制,梳理重點難點生態環境信訪案件14件,實行市局、縣級領導“雙包案”。
在整治食品藥品安全領域問題方面,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進行監督檢查,查處無證學校食堂5家,抽檢2386批次(不合格68批次),立案查處11起,罰沒款27.5萬元;檢查寄宿制中小學內設置的食品銷售者76家次,查處無證銷售食品者1家。檢查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196家次,檢查入場經營者1054家次,責令停止銷售12起。檢查藥品零售店1561家,作出警告149家,限期整改264家,立案查處114家,罰沒款22.67萬元;提高藥品零售環節規范經營和優質服務水平,全市提供慢性病患者檔案管理服務的藥店667家。
在整治醫療保障領域問題方面,加強醫;鸢踩O管,全市檢查定點醫藥機構5590家,實現檢查全覆蓋,暫停醫保協議95家,解除醫保協議24家,行政處罰10家,限期整改1652家。第二批、第三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成果相繼在泰安落地實施,兩批國采中選藥品87種,平均降幅達到53%,最高降幅分別達到93%和95%。全市223.7萬名參保人員激活醫保電子憑證,激活率達到42.33%,在全省名列前茅。2200家定點零售藥店、234家定點醫院開通醫保電子憑證應用功能。
在整治民政領域問題方面,擴大低保和特困人員覆蓋范圍,全市脫貧享受政策人口中有54662人納入低保、特困人員保障范圍,占比較上年末增長14個百分點;全市城鄉低保人數比上年末凈增7411人,特困人員比上年末凈增5159人。建立完善社會救助標準自然增長機制,全市城鄉低保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719元、537元,較上年末提高139元、107元;全市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達到每人每月1007元、760元,較上年末提高182元、190元。
在整治財政領域問題方面,組織開展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檢查,督促整改脫貧攻堅“回頭看”反饋問題2個;開展財政直達資金和政府專項債券檢查,督促整改問題6項;強化全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督促整改問題7項。強化財政直達資金動態監控,全市分配下達財政直達資金32.76億元,已累計安排支出32.53億元,支出進度99.3%;及時撥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確診患者醫療費財政補助資金5.9億元。
在整治住建領域問題方面,全市833戶危房已全部完成改造并竣工驗收。查處違法違規住房租賃中介機構1家,解決群眾舉報 27起,梳理解決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侵害群眾利益問題2個。加強公共租賃住房動態管理,嚴格落實退出流轉機制,辦理保障房退房98戶,租金調整50余戶。協調解決房屋建設和市政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投訴案件29起,涉及金額1163.174余萬元;加強工程項目違法違規建設及安全事故處理,全市開展檢查164次,檢查企業155家,檢查工程321項,停工停業91家次,信用懲戒3家。
在整治交通運輸領域問題方面,強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和農村道路“三通”工程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667公里,大中修工程完成1047.2公里,改造危橋10座;“三通”工程完成1499個行政村,占年度計劃的107%,累計完成道路硬化6017.1公里、1947萬平方米,基本實現農村道路硬化全覆蓋。
在整治水利領域問題方面,對2008年以來各級財政投資建設的1915個民生水利項目進行7輪全覆蓋市級核查,涉及農村飲水、水庫除險加固、農田水利項目縣等7個類型123個問題整改到位。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水平提升工程,投資1900余萬元,全面解決了99個無公共供水設施村供水問題。全力推進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攻堅行動,完成小型水庫大壩安全鑒定204座、新建管理房60座;落實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補助資金2668萬元;持續開展小型水庫安全運行檢查,配合水利部、省水利廳暗訪督查8批次,265個問題按期完成整改。
在整治數據統計領域問題方面,在全市開展“四上”企業數據質量核查,全面摸清工業、投資、貿易、服務業、勞動工資等企業數據質量情況。加大統計執法檢查力度,對141家“四上”企業開展“雙隨機”執法檢查,發起對26家企業部門的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對13家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的企業作出行政處罰,對2家統計嚴重失信企業進行公示曝光。
初審編輯:欒曉磊
責任編輯:李汶
通過征求財政、市場監管、行政審批服務等部門的意見,經會議研究,擬定了“泰安亞壇家庭農場有限公司”等68個家庭農場為市級示范場,F將具體名單予以公示。[詳細]
近日,泰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市財政局印發《關于提高全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我市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再次上調,由每人每月118元提高至142元,政策自2020年7月1日起執行。[詳細]
前三季度,全市“四新”投資同比增長20.9%,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6.7%,居全省第3位,“四新”投資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8.8個百分點,增幅居全省第4位。[詳細]
今年以來,市財政牽頭各有關部門單位,密切配合、協力推進,做了大量扎實深入、卓有成效的工作,重點企業財源建設基金投資31.3億元,支持了23個項目,用真金白銀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助推企業做大做強,充分發揮了支持實體經濟、民營經濟發展和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詳細]
泰安市生態環境局生態保護科一級科員劉延順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泰安市泰山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詳細]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寒假為4周,時間為2021年1月29日至2月28日(農歷2020年臘月十七至2021年正月十七),3月1日(農歷2021年正月十八)開學;暑假為8周,時間為2021年7月4日至8月30日,8月31日報到,9月1日開學。[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