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4日 11:20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以前很多非遺文化都是只能看,在這里不光能看,還能自己親自體驗親自操作,這個挺新鮮的!1月1日是元旦小長假第一天,天氣晴朗,氣溫回升,肥城市五埠嶺伙大門景區迎來大批游客。在景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非遺工坊區的“桃木雕刻”工坊前,民間手工藝制作大師程銀貴靈巧的雙手之上,刻刀上下翻飛,一塊不起眼的廢舊桃木樹根,幾經雕琢,便漸成形態變成一只惟妙惟肖的小老虎,精湛的技藝讓現場觀眾看得連連贊嘆。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在程銀貴的指導下,親手操作刻刀,近距離感受非遺之美。
除了桃木雕刻藝術,伙大門景區還洽談引進了岱宗傳拓、吳氏陶塑、皮影、面塑等12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入駐景區,打造泰安市首個“非遺工坊”示范項目,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游客可以親身體驗傳統文化產品制作的樂趣。
“文化+旅游+農業+非遺”,成為伙大門景區跳出旅游同質化的重要“法寶”。
魂牽夢縈石板路,古風悠悠六百載。五埠嶺伙大門景區位于肥城市孫伯鎮西北部群山環繞的五埠村,該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村莊三面環山,依山而建,村內建筑全部為石質結構,保留完整的明、清、民國時期的民俗院落200多套,古跡眾多,其獨特的“門中有門、院中套院”的“伙大門”石頭景觀建筑群更是全國罕見。深巷、大院、高屋、地堡的古樸建筑風格,傳遞出不可多得的歷史氣息,演繹出久遠質樸的鄉村記憶。
近年來,按照全市發展鄉村旅游的總體要求,五埠嶺結合自身實際,投資1.2億元,分三期建設,改建游客服務中心和民俗博物館,完成景區部分配套服務設施建設,設立影視傳媒古村落拍攝創作基地、美院美協美術家寫生創作基地、攝協攝影家拍攝基地、鄉愁記憶景區創新基地。經過近幾年發展,景區的研學教育、精品民宿、文創產品、農耕體驗等產品業態豐富,成為肥城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先后榮獲國家4A級旅游景區、國家傳統村落、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山東省文化生態名村、山東省休閑美麗鄉村等30多項榮譽稱號。
鄉間村道曲徑通幽、阡陌縱橫風景如畫、農家小院精美舒適、非遺體驗新穎有趣,引得不少“網紅”也慕名而來,他們利用快手、抖音平臺,用直播、小視頻等形式,將五埠伙大門景區推向萬萬千千的受眾,贏得了網友們的圍觀與點贊。如今,伙大門景區已然成為“網紅打卡地”。
“半年收入3萬多,比種地強多了。做特色民居家里的老房子能掙錢,村里帶動種植的核桃、油菜、小米也能掙錢,吃‘旅游飯’真香!贝迕耨R玉民說。
農、旅、產業更充分、全面的融合與發展,使五埠嶺村從吸引人到留住人,鄉村經濟的發展活力逐漸被喚醒,鄉村旅游讓村民們把日子過美了,F在,五埠村年接待游客30多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400余萬元。
肥城市把發展鄉村旅游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文物保護利用、促進非遺傳承保護、推進文創產品開發等工作進行深度結合,大力實施“非遺+旅游”“傳統文化+旅游”“文物+旅游”“文創+旅游”“藝術+旅游”五大工程,積極推進鄉村旅游向專業化、特色化、精品化、集群化方向發展。
以北部環山休閑旅游帶、中部桃文化產業帶、南部民俗文化體驗帶三大鄉村旅游集群片區為支撐的全域發展格局逐步構建;以桃花經濟、肥桃經濟、桃木經濟為鏈條的桃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以“兩節一賽”為代表的地域特色文旅節慶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如今在肥城,五埠嶺鄉愁記憶小鎮“非遺工坊”、圣井峪書畫藝術寫生基地、魚山“桃花海唐鄉”精品民宿、泰山牡丹文化產業園、呂仙文旅特色村、左傳文化教育產業園、泰山桃花源生態康養小鎮、桃文化創意產業園、桃都不夜城、泰山冰雪小鎮等一大批文旅融合業態、文旅融合項目深入實施、不斷落地,肥城市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更加扎實,支撐更加有力。
“截至目前,肥城全市累計開發打造鄉村旅游項目30多個,其中2個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15個被評為國家3A級以上旅游景區!狈食鞘形幕吐糜尉志珠L劉任力說。(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儒峰 通訊員 紀宗玉 冉敏 報道)